公司动态

“危桥”不再“危”,荆门这些桥“脱胎换骨”

2025-09-19

来源:荆门日报-荆门新闻网

前言:

荆门市公路桥梁众多,部分桥梁由于早期建设标准偏低,在役桥梁“老龄化”现象严重,桥梁改造工程投入不足,超载超限损害,致使公路危桥数量居高不下,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出行安全。

“危桥”不再“危”,荆门这些桥“脱胎换骨”

为有效解决危桥存量、坚决遏制危桥增量、全面提升桥梁质量,消除公路危桥安全隐患,确保公路桥梁安全运行,提升公路桥梁通行环境,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,市委市政府决定进行公路桥梁三年(2020—2022年)消危行动。

荆门市公路桥梁三年消危行动危桥改造工程前期工作于2020年10月份正式启动,至今已过去了一年时间,10月12日,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媒体记者走进危桥改造现场。

危桥改造标准化、专业化、信息化

桥梁也有二维码

2021年,省交通运输厅将我市171座危桥纳入“三年消危”第一批项目库,其中拆除重建132座、维修加固39座。这些桥梁分布于整个荆门市范围内,桥梁跨越障碍物种类繁多,施工管理战线长、范围广。

现桥梁改造实施采用分工区施工组织思路,采取标准化设计、工厂化预制、装配化施工、专业化实施和信息化管理工作措施。同时为加强桥梁施工质量,采用“三集中”制度,即混凝土集中拌合、钢筋集中加工、混凝土构件集中预制加工。根据桥梁分部情况,将预制构件厂设置于钟祥市,并于每个县市区设置混凝土搅拌站,根据现场施工需求,生产和运输预制构件和原材料等,有效提高危桥改造实施效率。

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

在位于钟祥市的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,记者看到一段段整齐排列的桥梁。据荆门市公路桥梁三年消危行动危桥改造工程总工程师赵棚介绍,这里制造的桥梁均是按照省厅规定,统一标准,分为三类,长度分别按照13米、16米、20米的规格来制作,方便后期更换或维修。

每段桥梁上都有编号和二维码,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查询到桥梁生产的工艺、部位和具体时间,实现信息化。

制作中的T字梁

记者在现场看到,工人们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制作桥梁。赵棚表示,目前已经批复了400件桥梁,现累计制作完成200件左右,其中已有100件投入使用。

西沟桥

单梁老桥重获“新生”

西沟新桥

第二站,记者走进了柴湖镇西沟村,新修好的西沟桥平整宽阔,两边架起了护栏。

西沟老桥

据西沟村党支部书记秦建文介绍,老西沟桥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,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四五十年的时间。由于老桥两边没有护栏,经常发生村民从桥上掉下去的情况,十分危险,而这座桥又是西沟村四、五、六组一千多村民进出的必经之路。

修桥,迫在眉睫。

考虑到西沟桥跨度和运输条件等问题,新西沟桥采取了现场浇筑混凝土的方式来进行建设。今年4月份动工,7月份修建完成,总共用时仅三个月。

“重新修建后的西沟桥焕然一新,也消除了安全隐患,老百姓收庄稼方便多了,大家都喜欢走这座新桥!”西沟村党支部书记秦建文高兴地说道。

温岭桥

老桥完成“使命” 新桥加紧建设

随后,记者又来到了位于旧口镇的温岭村,温岭桥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属于通组路,但这座桥桥面较窄,仅3.5米宽,农用车和大型货车无法通行。

温岭村党支部书记温小华向记者表示,温岭村以养殖业为主,近几年发展很是不错,牧原养殖基地二场就建在这里,大约养殖了5万头猪,但因为交通问题,每次运输都要绕上一大圈。

村民们种植的蔬菜,到了收获的季节,要将蔬菜一趟趟拖到村口再装车,非常不方便。

|pc28预测

村民们都盼着温岭村能有一座新桥。

新温岭桥正在加紧建设

如今,新温岭桥正在加紧建设,工人们国庆假期都在加班加点,预计在明年初修建完成,新温岭桥宽16米,拖运农副产品不再是问题。

“新桥修好后,有效解决两大问题,一个生产,一个生活!”温小华说。

如今,温岭村的村民都在翘首以盼,等着新桥早日落成。

危桥的改造大大改善了当地村民的出行条件,提高了村民生产生活质量,是为人民群众切实办的实事、好事。截至目前,全市已完成桥梁施工图设计120座,已开工90座,已完工41座,计划年底前再开工30座,全年完成桥梁不少于90座。到2022年底前,完成全市公路现有175座危桥及153座三类桥改造任务。(见习记者 周思秋 雷皓然)

本文来自【荆门日报-荆门新闻网】,仅代表作者观点。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。

ID:jrtt